一、院系简介
华东师大哲学学科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学术传统上接续中国现代哲学金岳霖-冯契学脉,强调逻辑分析,注重思史统一,致力于会通中西马来推进哲学理论创新。半个多世纪来,华东师大哲学学科在众多前辈同舟共济、携手共进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哲学教学与研究的重镇之一。1979年学校设立哲学专业;2007年中国哲学入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09年哲学专业入选教育部本科特色专业;2011年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设立;近几年,哲学专业本科先后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2.0基地。
华东师大哲学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科研实力强劲。现任教师中先后有五位获评教育部“长江学者”,并汇聚了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曾宪梓教育基金获得者、上海市教学名师、跨世纪人才、新世纪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以哲学系为依托,还建设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并主办全国性学术集刊《思想与文化》。
二、拔尖人才项目介绍
(一)培养目标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秉承学校“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的大学理想,贯彻冯契先生“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的育人理念,努力培养未来哲学家。拔尖人才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熟悉东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历史发展,具备文理交融的跨学科视野,以时代问题为导向探索中国经验的哲学表达,勇于创造,开辟哲理新境界。
(二)师资力量
哲学系为拔尖学生提供由资深教授领衔、骨干教授推动、全程导师指导的多层面全覆盖的导师群。由国家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杨国荣领衔,每周设立2小时面向学生的学术沙龙。组建包括知名教授、青年骨干教师、外聘教授的导师群,参与指导拔尖学生,落实全员育人。哲学系为每位拔尖学生配备“学业导师+科研导师”,注重科研实践训练,以导师项目、科创项目来驱动和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由青年教师精心指导兰心哲学社等知名哲学社团以及10个专业读书会,开展拔尖学生的朋辈研习。
同时,充分集结校内外、系内外的一流哲学师资,调动学校人文社科和通识教育的名师资源,成立由资深教授和海外兼职教授组成的卓越顾问团,为拔尖学生开设课程、开设讲座、指导学生开展学术训练。
(三)课程设置
第一学年“筑基”阶段,依托文史哲三系开设的大类平台课程《中国文学经典》《中外历史经典导读》《哲学导论》《逻辑导论》、新生研讨课及部分专业教育课程,打通专业壁垒,奠定专业基础。
第二学年“强基”阶段,以5门专业核心课程为抓手,以论文写作与逻辑思维训练为纽带,夯实专业知识,强化专业能力。
第三学年“融通”阶段,学生在六大方向上自主选择,进入专业路径培养,由导师指导自主制订学习计划,允许在全校范围内跨学科、跨层次、跨年级选修课程,利用海外交流项目、国际暑期学校课程,达到跨学科融通和国际化提升。
第四学年“拔尖”阶段,以论文写作、哲学讲演、理论研讨、密集型课程为抓手,拓展学术视野与提升专业素养,鼓励学生选修相关研究生课程,贯通本硕博培养途径,推荐拔尖学生进入国内外一流大学深造。
(四)条件保障
1、科研训练:依托知行哲学虚拟教研室、文史哲虚拟教研室,利用校、系两级各类科研学术平台发布微课题指南,组织拔尖学生进行申报和研究,并配备科研训练双导师(哲学专业导师与其他专业导师共同指导),提升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
2、国际交流:制定《哲学系本科生海外研修管理办法》,利用校级、系级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并设立“哲学系拔尖学生海外交流专项资助”,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海外研修机会,鼓励拔尖学生“走出去”。
3、个性化培养:为每位拔尖学生建立个性化培养方案和成长档案,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三、组织选拔安排
(一)组织领导
哲学系成立拔尖计划工作小组,由分管本科教学的副系主任担任组长,本科教学责任教授和分管学生工作的系党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组员由系教学委员会成员、资深教授、本科教学秘书、本科生辅导员组成。
(二)申请条件
1.拥护党的领导,品行优良,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章制度,未受过纪律处分。
3.2023级在籍在读本科生,不限专业。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申请:(1)高水平运动员;(2)定向生;(3)音乐学、音乐表演、美术学类、设计学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教育等体艺类专业学生;(4)外语类保送生;(5)国家公费师范生计划、优师专项计划的学生;(6)插班生;(7)其他对于转专业有限制的学生。如跨专业入选,学生则在下一学年开始转入哲学专业学习。
4.第一学期平均绩点3.2以上,且无不及格科目。
5.具有学术研究兴趣,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潜质。
6.第一学期平均绩点2.8以上,且具有特殊学术专长、突出科研创新潜质的学生,可以申请特别推荐。
(三)招生人数
计划人数:不超过15人。
不超过12人通过拔尖遴选程序决定,不超过3人通过特别推荐程序决定。
(四)选拔办法
1. 哲学系拔尖计划工作小组原则上根据学生综合排名择优遴选。
2.综合排名由第一学期学业成绩(30%)、原创作品成绩(30%)、面试成绩(40%)三方面成绩累加排序,具体细则如下:
(1)学业成绩计算范围为第一学期修读所有课程成绩,成绩加权平均分计算方法为:F=∑[单科成绩×(单科学分+4)]÷∑(单科学分+4),得出百分制成绩后*30%权重,计入综合成绩。
(2)原创作品(学术类论文或报告)由拔尖计划工作小组组织专家进行盲审打分,取平均分为最终成绩,得出百分制成绩后*30%权重,计入综合成绩。
(3)面试由拔尖计划工作小组组织,根据学生面试情况(学业规划、专业问答、英语口试)进行打分,取平均分为最终成绩,得出百分制成绩后*40%权重,计入综合成绩。
(4)特别选拔程序如下: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经哲学系拔尖计划工作小组审核同意,与其他学生一起参加选拔流程。
(五)实施程序
(1)哲学系拔尖计划工作小组根据学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政策和相关文件制定拔尖计划学生选拔工作方案,向学校教务处备案后公示。
(2)报名时间:2024年6月,即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大一下)。
(3)报名方式: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于6月21日前将《哲学系2023级哲学专业拔尖学生选拔报名表》(见附录1)、一篇原创作品(学术类论文或报告)、相关证明材料,电子版发送至philo_bj@126.com,纸质版交至哲学系2201室。申请特别推荐的学生,应同时提供相关专业领域三名正高级职称专家的推荐信(须附专家职务、就职单位信息和签名)。如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材料,则拔尖计划工作小组将不再接收。
(4)哲学系将建立2023级拔尖创新人才招生工作QQ群(群号:484123895),作为发布相关通知的唯一官方渠道。
(5)哲学系将对学生所提交的原创作品进行审核鉴定,排除抄袭、造假、冒名等情况,未通过审核鉴定的学生不予录取。
(6)哲学系按照招生工作细则和综合排名方案组织选拔,根据综合排名情况择优确定初选名单,并在系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3天。公示结束后将向学校上报录取名单。
(7)学生对公示名单如有异议,可以向拔尖计划工作小组提出。工作小组将公布调查处理结果,并向提出异议的学生个别反馈调查处理情况。
(六)拔尖学生流动机制
贯彻“严进严出”的政策,对学生实行动态进出管理机制。按照学生兴趣、学业成绩、科研潜质和创新能力等指标,在每学年结束后进行综合评定,对学习成绩、专业能力、身体情况明显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进行劝退与分流(退出至哲学专业统招班),并通过面试增补其他优秀学生进入。
(七)2022级拔尖计划学生补录说明
2022级拔尖计划学生的补录选拔办法和实施程序同2023级,学业成绩计算范围为前三个学期,申请条件和补录人数作以下说明:
(1)“申请条件”中的“第4条”,补录要求为“前三学期平均绩点3.2以上,且无不及格科目”。
(2)“申请条件”中的“第6条”,补录要求为“前三学期平均绩点2.8以上,且具有特殊学术专长、突出科研创新潜质的学生,可以申请特别推荐”。
(3)补录人数:不超过11人(不超过8人通过拔尖遴选程序决定,不超过3人通过特别推荐程序决定)。
(4)2022级申请拔尖补录的学生需提交《哲学系2022级哲学专业拔尖学生补录选拔报名表》(见附录2)、一篇原创作品(学术类论文或报告)和相关证明材料到指定邮箱和地点。
(八)咨询方式
联系人:郁锋(哲学系分管本科教学副系主任)邮箱fyu@philo.ecnu.edu.cn
蔡彦如(哲学系本科教学秘书)邮箱yanru_nine@126.com
附录1:哲学系2023级哲学专业拔尖学生选拔报名表.docx
附录2:哲学系2022级哲学专业拔尖学生补录选拔报名表.docx
2024年6月18日
哲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