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朱晓龙 单 位: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职 称:研究员
邮 箱:xlzhu@lps.ecnu.edu.cn 办公地址:闵行校区光学大楼A205
教育背景:
09/2011-09/2014 丹麦科技大学,光子工程系,纳米光学 (博士)
09/2008-07/2011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凝聚态物理 (硕士)
09/2004-07/2008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物理学 (本科)
个人介绍:
有10年丹麦国家芯片中心超净芯片制造实验室工作经验。于2021年5月回国加入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主要为纳米光子学、结构电磁学、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包括光电子芯片制造,超表面光学等。
近年来在 Nature Nanotechnology(第一和通讯作者),Science Advances(第一和通讯作者),Nano Letters (3篇第一作者), Nature Communication等期刊杂志发表论文40余篇,
SCI引用1800余次,8篇论文引用超过100次。作为第一发明人发明了共振激光打印技术(Resonant Laser Printing, RLP)申请PCT国际专利3项。
所做的关于激光打印光子结构色的研究工作代表丹麦技术大学获欧盟委员会创新雷达奖(欧盟级,且唯一)。激光打印了世界上最小的彩色《蒙娜丽莎》,彩色激光打印分辨率高达
12万7千dpi (每英寸点数)。实现了记录级110GHz的石墨烯光电调制器件制备。
研究工作被《Nano Today》、《Physics.org》、《Nature》等专业杂志介绍和《Science》杂志视频专题报道,还被英国《财富》、中国《科技日报》、美国《新科学家》、
加拿大《探索频道》和丹麦《政治报》等大众和科技媒体报道。
曾参与多项丹麦技术大学牵头的欧盟框架项目,地平线2020项目,重点研发项目,中丹科技合作项目等,总研发经费超2.5亿元。曾主持丹麦技术大学创业创新基金(50万丹麦克朗)
和丹麦国家科技创新基金(120万丹麦克朗)。
成功将人工光子结构器件引入注塑工业,研究成果引起欧洲工业界广泛兴趣,开展了与法国欧元设计制造局,瑞士斯沃琪制表集团,丹麦乐高玩具制造公司,
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制造集团的生产合作。2013年获国家优秀留学生奖。
2017个人获丹麦Villum科研基金(188万丹麦克朗)。 2020年入选华东师范大学紫江优秀青年人才计划及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
研究领域:
纳米光子学,结构电磁学,二维材料光学性质,超表面光学,光电子芯片制造,共振激光技术
可供参与的前沿问题:
转角光子超晶格中奇异光学性质研究,二维材料光子结构中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微纳光子芯片制造中的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