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始终以教育强国为使命,以马克思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理念,以“聚焦、交叉、颠覆、进步”为策略,强调开放流动、共享竞争,以“最大的原则性+最大的灵活性”,不断探寻卓越育人新范式,培养未来领军型的卓越英才。
作为全校10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之一,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以“冯契学堂”命名,坚持对标世界一流大学哲学人才培养,将拔尖人才培养融入“金岳霖-冯契”学脉中国当代原创哲学体系的传承与新开展之中,力求育人格局既反映世界哲学的前沿趋势,又能推动中国传统优秀思想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基地通过“筑基-强基-融通-拔尖”四阶段培养计划,致力于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熟悉东西方哲学的基本理论和历史发展,具备文理交融的跨学科视野,以时代问题为导向探索中国经验的哲学表达,勇于创造,开辟哲理新境界”的未来哲学家。
半个多世纪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在“立德树人、学科育人”方面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围绕中国哲学史、“智慧说”体系的育人成果两次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全国哲学类教育教学改革中产生了积极影响。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冯契先生言传身教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论等领域,已形成有重要学术影响、合理梯队衔接的学脉传承。冯契先生倡导学生“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养成一种好的学风,自由地进行哲学思维”,关注时代问题、注重学术训练、提倡自由讨论、立志哲学创新,这已成为华东师大哲学人才培养的底色。在“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童世骏教授曾在《中国高等教育》上撰文阐发当代中国哲学教育的核心是使我们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能力强起来,并擘画了华东师大哲学人才培养的改革蓝图。
线上线下夯实中国哲学课程教学,既“照着讲”又“接着讲”
哲学拔尖班创立之始就设置了“拔尖基础课+拔尖特色课+拔尖进阶课”三层架构的课程群,强化思维方法、学术研讨和专业实践,构建一流拔尖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在中国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中,华东师大已形成“名师-名课-名教材”、“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具有重要影响的专业课程体系。由多位国家级人才讲授的《中国古代哲学史》《中国近代哲学史》《当代中国哲学》《金冯学述》《道德经》《庄子》等课程为拔尖学生提供了史与思结合,文本与对话交互的教学资源。在教材建设方面,冯契先生早在八十年代就已完成中国哲学史“两种”。近五年来,中央马工程首席专家、宝钢教育特等奖获得者陈卫平教授主持完成马工程重点教材《中国哲学史》的修订版出版。国家教学名师、“创获智慧”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杨国荣教授领衔的教学团队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教材2本。
图1:杨国荣教授接受卓越教师和卓越育人访谈
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高瑞泉、刘梁剑教授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平台开设了上海市重点课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慕课课程《中国近代哲学史》,并在线举办围绕课程内容的系列国际讲座,参与该课程论坛的国内外学者达20余位,目前该课程已开设5轮,拔尖课堂由线下延伸到线上,师生对话的空间从中国走向世界。2023年春季学期,教育部哲学课程虚拟教研室负责人郁振华教授领衔开设《知行哲学导论》课程,联动东西部5所高校的优质师资,在教学内容上打破哲学诸二级学科之间的壁垒,交汇东西方多种哲学传统探索跨学科、跨地域、跨文化的教学改革。
图2:上海市重点课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慕课课程《中国近代哲学史》
完整的中国哲学模块课程,系统严格的科研训练使更多的本科生在学术道路上快速成长。20级拔尖班学生邓希玮在接受训练后,将课程论文修改提交第23届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hinese Philosophy (ISCP) 年会并在会议上报告“本-末以贯——王弼哲学的诠释进路”。20级拔尖班15名同学中有4人继续在中国哲学专业直博、直硕。
深入现场,讲好中国哲学家故事
2023年7月,华东师大哲学拔尖基地举办国际暑期学校“全球视域下的哲学中国”活动。本次暑期学校的学员除了本校拔尖、强基班学生外,还吸引了来自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拔尖基地的优秀学子。此次暑期学校的重要行程之一就是前往浙江诸暨,探寻哲学家金岳霖祖居和冯契故里。
在诸暨大唐,师生们穿行于乌瓦白墙之间,驻足金岳霖先生祖居,交流金岳霖先生的生平故事,在时空的交错中感悟其思想之源。在诸暨东和乡,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晋荣东为拔尖学生生动讲授了一堂现场教学课——“致敬青春:冯契的1915-1946”。师生们漫步竹林小道,感受冯契先生思想的起点。冯契出生于会稽山脉,求学于清华摇篮,问道于华东师大。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难之际,他为“中国向何处去”而苦恼,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著作,并投身抗日救亡革命。晋荣东教授期待各位暑校学生能够以青少年时代的冯契为榜样,自觉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将远大的理想抱负和所学所思落实到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中。
图3:晋荣东教授在东和乡现场教学“致敬青春:冯契的1915-1946”
拔尖学生聆听完现场教学后,纷纷从治学治史的问题意识来重新审视当代中国哲学中的两位大先生,认识中国哲学史传统的内在逻辑。不同高校哲学拔尖基地的学子们共同表达了在学术成长的道路中需要理解不同传统、重视同辈的碰撞与交流。
校地合作,搭建人才培养的“哲学高地”
2023年5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与浙江诸暨纪委以及枫桥学院开始筹划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校地合作。 7月4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拔尖学生培养研学基地在浙江枫桥学院揭牌。金冯学脉既是当代中国原创哲学思想的典范,也是华东师范大学历代哲学人智慧求索的精神始基,选择诸暨、选择枫桥学院作为研学基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诸暨丰富的人文地理资源蕴藏着三个重要的哲学之 “源”:心学之源(阳明心学)、实践之源(枫桥经验)和原创之源(金(岳霖)冯(契)学脉)。诸暨与华师大因冯契先生而结缘,更将以合作设立哲学拔尖学生培养研学基地为新起点,携手共进、开拓创新,加快建立校地协同发展的教育科研体系,在专业研究、人才培育、产业促进、文化传播等领域开启全面合作,为培养新时代哲学一流人才贡献更多的力量。
图4:华东师范大学哲学拔尖学生培养研学基地揭牌仪式在枫桥学院举行。诸暨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李海裕,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奋参加揭牌仪式
研学基地的首场活动邀请了诸暨市委党校枫桥学院丁利培研究员做“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专题报告。通过“枫桥的人文历史”、“‘枫桥经验’的具体内涵”、“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思考”三大板块的讲解,学子们深入学习了“枫桥经验”从形成、实践再到总结、发展的历史进程,积极讨论建设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中“中国经验”“中国智慧”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未来,哲学拔尖基地将积极利用诸暨这片“哲学高地”的丰富资源,携手全校其他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让更多的拔尖学子能有机会立身诸暨山水,体味哲学中国,共同打造学校卓越学术融合卓越育人改革试验特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拔尖人才培养也将继续在“哲学+”“国际+”“思维+”的育人格局下开拓进取,培育全程导师、问题导向、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培养学生形成追求卓越的自觉,勇于挑战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