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叶锋

发布时间:2022-09-06浏览次数:429

姓      名:姚叶锋                                                        单      位: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职      称:研究员                                                        出生日期:1976-11

邮      箱:yfyao@phy.ecnu.edu.cn                          办公地址:闵行校区光学大楼B511


教育背景:

姚叶锋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硕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导师是固体核磁专家陈群教授。毕业后赴德国马普高分子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固体核磁专家H. W. Spiess教授。博士学习期间主要从事固体核磁和高分子物理方面的研究,毕业后加入华东师范大学。


个人介绍:

姚叶锋老师主要致力于核磁共振新方法与新技术研发和应用。迄今发表SCI文章120余篇,影响因子5以上的文章7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Matter 1篇,Nat. Commun. 2篇,PNAS 1篇, JACS 2篇, Angew Chem Int Edit 2篇, NPG Asia Mater. 3篇。文章他引2500余次。ESI高被引论文4篇。研究工作获得了国内外广泛认可。参编英文专著3部。多次受邀在著名国际学术大会(如,Pacifichem,美国化学会年会,IUPAC全球高分子大会-Macro2018等)上做特邀报告。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项国家重大研发计划课题。担任Magnetic Resonance in Chemistry等多个学术期刊的学术编辑或编委,Pacifichem2015大会高分子核磁分会组委会成员。获国内核磁界最高奖-王天眷波谱学奖。


研究领域:

核磁共振


可供参与的前沿问题:

科学问题“软物质材料玻璃化转变的分子机制”。

软物质材料玻璃化转变的机理问题一直是凝聚态物理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然而,由于软物质材料结构组成和内部相互作用非常复杂,关于玻璃化转变的机理迄今没有公认的解答。过去几十年的研究已经表明,玻璃化转变具有动力学协同效应,同时与软物质材料中结构变化的空间尺度也密切相关。目前研究软物质材料玻璃化转变最大难点之一是分析表征手段的缺乏。常规的观测手段,如,X-Ray,光谱技术,扫描/透射电镜等,难以对软物质材料重要的结构和分子运动进行精确表征和观测。缺乏先进观测技术和方法一直是困扰软物质材料玻璃化转变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


微观磁共振技术是一种基于金刚石NV色心磁共振原理设计的量子精密测量仪,能够实现对纳米尺度上核/电子自旋的选择性观测。在具备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同时,微观磁共振技术还可通过观测受分子运动调制的核磁相互作用,实现对材料中各类分子运动的精准观测。因此,从技术原理上来说,微观磁共振技术是一种非常适合研究软物质材料玻璃化转变的仪器技术。我们期望利用学院在光学、核磁共振方面深厚的技术积累,搭建适合软物质研究的微观磁共振系统,并研发相应的脉冲序列方法,尝试解决软物质材料玻璃化转变机理这一困惑了学术界近50年的科学问题。


本科学问题的提出,旨在利用代表当下最先进磁共振技术,对凝聚态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进行研究。同时,研发的微观磁共振系统也具有非常好的产业化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