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向具体世界

发布时间:2022-11-08浏览次数:48

报告专家:杨国荣 教授

报告时间:202211161400-1600

报告专家简介: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国际哲学学院院士,国际形而上学学会主席,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

报告内容简介:“走向具体世界”这一主题包含两个概念。即:1、“走向”,其中既有“敞开”(认识)之意,也包含“规范”的内涵;2、“具体世界”,即真实存在,不同于虚幻、抽象的对象。“认识过程”及其结果,包括知其然(事实的把握)与知其所以然(事实之间关系的揭示);“规范过程”则以影响人的行动及变革世界为目标。对世界的认识和变革,总是关乎理想与现实的互动。理想既有认识意义,也有规范功能,二者都需基于现实、又还治现实。近代以来,启蒙思想家有不少理想的构划,然而,这些理想化的蓝图往往缺乏现实的内容:从天赋人权到契约精神,都体现了这一点。理想具有形式的意义,现实则构成了实质的对象。形式之维具有普遍性,但限定于此,则往往引向抽象性;实质的方面则关乎具体事物及其存在方式。从哲学上看,分析哲学侧重于对语言形式的逻辑分析;现象学虽然提出面向事物本身,但又表现出化现实为意识的趋向。理想、形式化的切入方式,同时具有“旁观”的特点:理想构造、逻辑分析,都以对象性的旁观为特点。关注现实和实质的对象,需要进一步引向人与对象的互动,这种互动表现为“参与”。走向具体世界的过程,同时表现为化本然为现实的过程,这种建构现实世界的过程即以参与为形态。真正的参与,同时展开为一个历事的过程,后者不同于现象学的观念意义赋予,而是以实际“做事”为特点。做事即成己成物,在这一过程中,敞开对象与人自身把握、走向具体的世界呈现内在统一性。参与、历事的主体,也即人的具体存在,他既是存在具体性的体现,也是达到具体世界的现实条件。

观看方式一:华东师范大学微信视频号

观看方式二:拔尖计划2.0全国线上书院直播

https://lexiangla.com/open-live/lives/f6d2672e59c611ed8a0db24a677c21e2?company_from=abf7054ca02811ebb5b232fb5fc09e82